5月21日,臺北捷運(地鐵)發生大學生砍人事件,死傷慘重。
  臺北的捷運曾經是一道風景,一對北京的老夫妻對我說:“坐了一趟捷運,我就被臺北征服了。北京的地鐵20年都趕不上。”
  這個我明白。北京地鐵趕不上的不是清潔、明亮、佈置的藝術品,而是排隊、輕言細語,博愛座(老幼病殘孕座席)即使在高峰時段也空著,虛席以待需要的人。
  在此次發生砍人案的板南線上,我曾給一位白髮婦人讓座,她笑眯眯地說:“你們都是好孩子,你們上了一天班很累了,我整天在家坐著,站一下沒關係。”然後她怕我再堅持,走向門邊作下車狀,又站了好幾站。
  我曾詢問臺北故宮為何要在地鐵站展示文物仿品,當時的院長周功鑫答我:“打造藝術的生活,生活的藝術。”藝術的生活不僅靠藝術品展示,那位老婦人才真正令我感受到臺北“生活的藝術”。
  可是,這一切,被一個叫鄭捷的大學生毀掉。他在捷運車廂里揮刀砍人,事後還聲稱,即使是撞到父母也不會手軟。
  我不認為他是一個病患。上捷運前他告訴同學“時間到了”,並且選擇行車時間最長的區段動手,早有“乾一件大事,在捷運里隨機殺人”的計劃。
  他父母俱在,家境不錯,未受挫折,並非“病狂”,但為何如此“喪心”?不用深究前因,看看血案後的現實,便能尋到蛛絲馬跡。
  事件一齣,網絡上馬上有了“鄭捷粉絲團”,給鄭捷點贊,聲稱“板南線交給你,淡水線交給我”、“我也想在高雄捷運上來一下”。是非價值的顛倒錯亂到了冷血殘忍的地步,這比鄭捷殺人更凶險。
  媒體連篇累牘渲染血腥,電視名嘴以活報劇的方式模仿現場,仿佛這隻是一場真人秀。單純追逐收視閱讀的媒體令血案娛樂化,“你今天砍人了嗎?”居然成為校園的流行語。
  社會陷入濫情之中:鋪天蓋地的獻花、號召同情鄭捷父母、狂轉血案中的“好人好事”、刀下喪生者的家屬聲稱“放下仇恨”,一場血案眼看變成溫情電視劇。溫情本沒有錯,但如果放棄對是非的堅持、對血案的追問、對社會的思考,便是虛偽與濫情。
  沒有是非,虛偽濫情,險過鄭捷砍人。它傷害的不僅是捷運的安全,還使得整個社會在溫水煮青蛙中“喪心”。(文/行素)
(原標題:【金台二號】臺灣捷運血案如何變成濫情劇?)
(編輯:SN09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h02bhgx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